赛力特蓄电池MF12-65 12V65AH技术参数
赛力特蓄电池MF12-65 12V65AH技术参数
赛力特纳米胶体电池特性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就是VRLA电池。VRLA电池是全密封的,不会漏酸,而且还有一个可以控制电池内部气体压力的阀,所以VRLA铅酸蓄电池的全称便成了“阀控式密闭铅酸蓄电池”。
阀控式密封蓄电池目前在市场上分为二种: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铅酸蓄电池)和阀控式密封胶体蓄电池(胶体蓄电池)。
我公司生产的纳米胶体蓄电池,是在生产普通的胶体蓄电池材料上进行了改良,并取得国家发明**,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解液添加亲水型纳米二氧化硅(SiO2)
在电解液中添加普通的二氧化硅(SiO2)制造的胶体蓄电池,由于二氧化硅(SiO2)的颗粒较大在灌注电解液时不易让整个蓄电池内部处于胶体化状态,导致蓄电池成为“假胶体蓄电池”。这样就不能体现出胶体蓄电池的真正优点,反而会缩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我公司生产的纳米胶体蓄电池在电解液中添加的是亲水型纳米二氧化硅(SiO2),能够使得二氧化硅(SiO2)与电解液很容易紧密融合。蓄电池在灌注电解液后,亲水型纳米二氧化硅较易布满整个蓄电池内部,使得整个蓄电池处于胶体化状态。有效防止电解液分层、失水、减小腐蚀速度,提高蓄电池得使用寿命。
(二)、自制蓄电池材料(隔板)――隔板中添加纳米碳纤维
蓄电池中使用的主要材料――隔板,是公司自行研究开发生产的。在隔板中添加了纳米碳纤维,增大了隔板的孔率,提高电解液总量、提高氧复合效率到98%以上、减少失水;在隔板中添加了纳米碳纤维,提高了隔板的拉力强度,保证隔板的完整性,使隔板不易发生穿孔造成蓄电池内部短路。提高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三)、自制蓄电池材料(较板)――较板中添加纳米碳纤维
蓄电池中使用的主要材料――较板,是公司自行研究开发生产的。在较板板中添加了纳米碳纤维显著提高了较板活性物质的机械强度,使蓄电池不易发生由活性物质脱落而造成的短路而影响蓄电池的寿命。
(四)、在蓄电池主材料铅钙高锡中添加纳米锡添加剂
纳米锡添加剂的添加使蓄电池在使用中产生不可逆硫酸铅被轻易激活,防止蓄电池发生热失控、鼓包现象。成功的减小蓄电池内阻,降低蓄电池自放电率。提高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五)、纳米材料在胶体蓄电池上的应用,使蓄电池适应更宽的使用环境
纳米胶体蓄电池可以在-40℃至70℃温度范围,海拔6000米环境中使用。
赛力特蓄电池MF12-65 12V65AH技术参数电池电量管理是电池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整个电池状态的控制,电动车辆续驶里程的预测和估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的非线性,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电池电量估计和预测方法复杂,准确估计SOC比较困难。
SOC估算精度的影响因素定性规律如下:
①充放电电流相对于额定充放电工况,动力电池一般表现为大电流可充放电容量低于额定容量,小电流可充放电容量大于额定容量。
②温度。不同温度下电池组的容量存在着一定的变化,温度段的选择及校正因素直接影响到电池性能和可用电量。
③电池容量衰减。电池的容量在循环过程中会逐渐减少。因此,对电量的校正条件就需要不断地改变,这也是影响模型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④自放电。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产生自放电现象,使其在放置时,电量发生损失。自放电大小主要与环境温度有关,需要按实验数据进行修正。
⑤一致性。电池组的建模和容量估算与单体电池有一定的区别,电池组的一致性差别对电量的估算有重要的影响。电池组的电量是按照总体电池的电压来估算和校正的,如果电池差异较大,将导致估算的精度误差很大。
SOC是防止动力电池过充和过放的主要依据,只有准确估算电池组的SOC才能有效提高动力电池组的利用效率,保证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在电动汽车中,准确估算蓄电池SOC的作用包括以下4点。
①保护蓄电池 对于蓄电池而言,过充电和过放电都可能对蓄电池造成*性的损害,严重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如果可以提供准确的SOC值,整车控制策略可以将SOC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如20%~80%),起到防止对电池过充电或过放电的作用,从而保证电池的正常使用,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②提高整车性能 在没有提供准确的SOC值的情况下,为了保证电池的安全使用,整车控制策略需要保守地使用电池,防止电池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的情况,这样不能充分发挥电池的性能,因而降低了整车的性能。
③降低对动力电池的要求 在准确估算SOC的前提下,电池的性能可以被充分使用。选用电池时,针对电池性能设计的余量可以大大减小。例如,在准确估算SOC的前提下,只需要使用容量为40A·h的动力电池组。如果不能提供准确的SOC值,为了保证整车的性能和可靠性,可能需要选择60A·h甚至更高容量的动力电池组。
④提高经济性 选择较低容量的动力蓄电池组可以降低整车的制造成本。同时,赛力特蓄电池MF12-65 12V65AH技术参数由于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后期的维护成本也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