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蓄电池6GFM12 12V12AH规格及参数详情
强势蓄电池6GFM12 12V12AH规格及参数详情
强势蓄电池性能特点:
电池槽盖密封一般采用环氧胶粘密封和热熔密封2种方法。相对而言,热熔密封效果较好,方法是通过加热使电池槽盖塑料热熔后加压熔合在一起。如果热熔温度和时间控制好,并且密封处干净无污物,密封是可靠的。对热熔密封漏液电池解剖观察,密封处存热熔层,有蜂窝状沙眼,不是很致密,由于电池内部存在O2,在一定气压下,O2带着酸雾沿沙眼通道产生漏液。环氧胶粘接密封漏液较多,特别是卧放电池。如果环氧胶配方和固化条件控制好,可以实现密封。经过对漏液电池解剖发现,密封胶与壳体粘接是界面粘接,结合力不大,容易脱落,漏液处有缺胶孔或龟裂。由于环氧胶流动性较差易造成密封槽某些局部没有填满胶,产生漏液通道,龟裂(细小裂纹)主要发生在架柜卧放电池中,由于重力作用,架柜变形使电池密封胶层受力,环氧胶固化又很脆,在外力作用下,容易产生龟裂造成漏液。
充电解析
充电电流曲线:在充电开始阶段,充电电流是一个恒定值,随着充电时间的推移,充电电流逐渐下降,并较终趋于0。这是由于在放电过程中,电池内的电荷大量流失,由放电转变为充电时,电荷的增长速度较快,化学反应将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对于密封电池来说,即使通过安全阀可以将气体和热量排放掉,但氢离子和水将同时损失掉,使电池的储能下降,因此必须限定充电的电流值,随着电池容量的恢复,充电电流将自动下降。充电电流下降10mA/Ah以下时即认为电池已基本充满,转入浮充电状态。电池放电越深,则恒流充电的时间越长,反之则较短。
(2)充电电压曲线:在电池恒流充电阶段,电池的电压始终是上升的,因此有时又称为升压充电。当恒流充电结束时,电池的电压基本保持不变,称为恒压充电。在恒压充电阶段,电池的电流逐渐减小,并较终趋于0,结束恒压充电阶段,转入浮充电,以保持电池的储能,防止电池的自放电。
(3)充电容量曲线:在恒流充电阶段,电池的容量基本呈线性增长;在恒压充电阶段,容量增长的速度减慢;恒压充电结束后,容量基本恢复到**大约需要24小时左右;转入浮充电后,容量基本不再明显增长。由充电曲线还可以看到一组虚线,是电池放电50%后的充电特性,与**放电后的充电特性相比,恒流充电时间明显缩短,恒压充电9小时左右,容量基本恢复到**。
蓄电池的原理是通过将化学能和直流电能相互转化,在放电后经充电后能复原,从而达到重复使用效果。
强势蓄电池6GFM12 12V12AH规格及参数详情12月11日工信部开始公开征求对《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意见,该征求意见稿一出立即引起锂离子电池行业较大地关注。此前工信部发布《2014年上半年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运行情况》就明确指出,2014年上半年,全行业总产值接近400亿元人民币,产业格局和新技术应用出现亮点,并预计下半年国内锂离子电池行业可能出现跳跃式增长,年总产值有望突破1000亿元。年总产值的急剧膨胀当然会引起资本的竞相追逐,在此形势下行业标准亟待规范确立。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消费型锂离子电池市场份额约为总量的87%;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占比接近10%;储能型锂离子电池占比约3%。下半年及今后几年的消费型锂电池增长放缓而动力型及储能型锂电池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无疑这对锂电行业的结构会有较为深刻的影响,动力型及储能型锂离子电池产业面临着产能和技术方面的双重压力,这些都需要确立明确的行业标准,未雨绸缪引导行业走向健康发展的路径。下面笔者就意见稿里的六大热点问题做进一步的延伸解读,使得相关从业者对意见稿有个明晰认识。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技术水平低的锂离子电池行业项目。对促进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确有必要的新建和改扩建项目,由行业主管部门按照相关规定加强组织论证。新建和改扩建项目,较低资本金比例为20%。强势蓄电池6GFM12 12V12AH规格及参数详情